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尽管网络直播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如今仍有不少企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对于创立至今已有 6 年的“快手”来说,能够活到现在并且还陆续获得机构投资必然是与其他同行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过在许多网友眼里,快手更像是“Low”的代名词,如今人民日报也对快手APP发表了评论。


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希望给快手多一分理解?


留心观察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人民日报最近这段时间对互联网方面的一些事物比较关注,诸如手游、直播平台、共享单车都发布有相关评论文章,其观点大多是比较中肯客观的,对于被不少人嗤之以鼻的快手,人民日报的看法同样引人注意。


在刊文中人民日报提到:快手是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拥有巨大的用户体量,根据快手官方数据,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5000万,每天由用户自行拍摄上传的短视频近500万条。但另一方面,快手多年受困于“土”、“low”的负面口碑,去年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将其描述为一个聚集着“自虐”、“低俗段子”、“行为怪异者”等视频内容的APP。虽然这篇文章随后引起了争议,但快手与其他短视频“画风不同”,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之所以快手里有不少比较Low的内容,人民日报认为主要还是取决于目前国内垂直短视频 APP 用户年龄和城镇化程度有关,其指出“垂直短视频APP用户中约五成为90后,超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镇,快手是以几近刻意的态度强调其大众化、民间性和分享原则。其用户群体百分之十几来自一线城市,近80%来自二三线城市——跟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地域分布非常接近,或许正因如此,快手才能够对所谓“基层用户”产生如此大的黏度。”


不过人民日报并没有对快手的定位提出否定意见,相反其认为“快手上的部分低俗违规内容需要整治,但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应该承认并尊重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也更应看到,在广袤而多样化的中国大地上,文娱产品的市场升级空间还大有可为。”也就是说人民日报希望大家可以正视“基层文娱刚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刻意地去抵制或追求。


不加任何修饰 快手“Low”出了估值新高


关于“快手很Low”这样说法,其实早就传到了创始人宿华的耳中,不过宿华对这样的评价不以为然,他曾说过快手展现的就是中国乡村小镇最真实的一面,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因此相比城里人,这些乡村小伙所展示的内容自然就显得粗鄙一些。


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对于快手上的一些低俗违规内容,宿华当然不会容忍,他认为粗鄙并不代表可以低俗违规,当然了,快手近段时间也在保持高压态势进行相关整治。


前不久快手获得了腾讯高达 3.5 亿美元的投资,加上此前的几轮融资,快手现在的估值将近 40 亿美元,虽然腾讯也很清楚快手里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但是总用户数 4 亿,日活跃用户 5000 万足以成为快手获得投资的资本,这样的数据仅次于微信和QQ。


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快手的定位一直以来就很清晰,就是瞄准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这个群体数以亿计,而其他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尽管也开始陆续有“乡村网红”入驻,但从整体上看都不如快手“血统纯正”。就目前来说,快手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一细分市场还没有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毫无疑问快手是成功的,但要想复制它的成功,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谁能做到。


内容建设要新意 更要健康


其实人民日报在这个时候发表针对快手的刊文其用意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多关注和理解不同层次人群的价值和消费取向,其次也鼓励互联网能够渗透到不同的地域和人群中,让“互联网+”社会得以完全实现。当然了,从快手的身上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直播细分市场的可挖掘性,明确的定位和对用户的深度挖掘使得快手能够快速成长。


快手APP被人民日报点名 但这并不是批斗文


最后,关于那些粗鄙的文化和低俗的内容,随着中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即便相关部门和快手官方不采取行动,其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如今观众已经开始厌倦“吃生猪头”、“吃生大肠”、“鞭炮炸裤裆”这种哗众取宠毫无营养的所谓才艺展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内容已然成为了一种提高乡镇人口素质的反面教材,这将促使快手上的主播拿出一些真正的绝活,真正为观众带来健康有益的娱乐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