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降临 与哥谭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 09 月 26 日
- 沧笙踏歌
- 3785
尽管比官方公布的晚了一周,但Telltale的《蝙蝠侠》(BATMAN: The Telltale Series)总算在千呼万唤中登陆了iOS平台,这个在超级英雄题材游戏中比较少见的只重剧情不重操作的冒险AVG游戏,是否同样能够突出蝙蝠侠的角色特征呢?
作为全球最会讲故事的游戏厂商,T社(Telltale)的作品向来都给人一种画面一般的印象。而在本次的《蝙蝠侠》当中,这一印象也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角色形象的设计在符合玩家口味的同时加上了一些美漫的风格,但总体看来游戏动作僵硬这个毛病依旧没有改善,画面的整体质感比较粗糙,一旦打起架来还会出现一定的掉帧现象。虽说游戏主打故事剧情,但略微“辣眼”的画面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玩家的游戏体验。
当然一码归一码,画面上的瑕疵并不足以掩盖游戏在音乐方面的优秀,无论是蝙蝠侠战斗时的紧张还是布鲁斯·韦恩登场时的自然洒脱,游戏中的音乐都能够很好的烘托当时气氛。这也是为什么游戏会在开始阶段就要求玩家佩戴耳机的原因。
在我们所熟悉的“蝙蝠侠”游戏当中,往往都是以那个身着黑色战衣,在夜间肆意猎杀不法分子的黑暗骑士作为主角,但对于作为花花公子和亿万富豪的布鲁斯·韦恩却鲜有笔墨描写。而在本作当中,T社则完全打破了这一传统,第一章《影子帝国》中玩家将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饰演”布鲁斯·韦恩,虽然说这么做不太“蝙蝠侠”,但能看到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也还是不错的。
作为系列的第一章,本作在剧情方面就显得有些拖泥带水了。为了让不了解漫画的玩家能够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以及人物设定,《影子帝国》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展现哥谭市阴影之下的社会风貌,而早已家喻户晓的“犯罪巷”事件更是被反复提及,某些场合甚至有些给人不合时宜的生硬之感。当然令人惊喜的是游戏中的一众老熟人也有所涉及,比如与蝙蝠侠相爱相杀的戈登探长、“双面人”哈维·丹特以及“企鹅”奥斯瓦尔德·科泼伯特等等。
至于游戏的玩法,当然与T社此前的系列作品大体相同,主要以QTE(QuickTimeEvent-快速反应事件)为基础,游戏的剧情会按照程序自动进行,而玩家只需要在关键点进行选择或者做出战斗即可,当然这也就要求玩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选择,毕竟稍微慢一步,就有可能被敌人直接KO导致游戏结束。此外游戏中也有一些互动解谜的地方需要玩家动动脑筋,不过谜题难度并不高,毕竟是T社的游戏嘛,只需要睁着眼睛看就好了。
游戏全程以一种电影的表现形式来演绎一段段剧情,尽管玩家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操作,但几乎每次操作都决定了剧情的走向,在剧情渐渐深入的过程中玩家也能陷入其中去体会和思考,可以说,这是一部游戏式的电影也不为过。无可否认在这种游戏模式上T社无疑是成功的。
当然与主机、PC等版本的饱受差评相同,本次推出的移动版本同样有着“优化差”以及“翻译渣”的现象,特别是翻译,真的是不太走心。举个简单的例子,“master bruce”是阿福对韦恩的称呼,应该被意译成布鲁斯少爷或者其他一些代表主仆关系的词,但本作却直接翻译成了“布鲁斯大师”,让人好一阵尴尬。
总结
Telltale的《蝙蝠侠》中对蝙蝠侠的“面具”布鲁斯·韦恩的丰富描述,让粉丝们以一种特别而新颖的方式体验到了这位黑暗骑士不但需要在哥谭街头与黑帮匪徒拳拳到肉地激烈搏斗,更需要与诸多哥谭经典反派斗智。作为首次超级英雄题材的冒险AVG游戏,它并不典型,但很新鲜,剧情的原创性强让非粉丝的玩家能够更快融入游戏,而充满细节彩蛋的设计又极大满足了口味刁钻的粉丝们。但在优秀的故事架构和画面音效之下,系统优化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文本翻译上的略有不足,不免让人颇感遗憾。